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经典 发布时间:2016-06-21 08:03
[摘要]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第一篇: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xxx,副经理,分管成本、经营和人事工作。现就近一年来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汇报一下,请领导批评和同事们指正。 一、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问题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能有效地降低
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第一篇: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xxx,副经理,分管成本、经营和人事工作。现就近一年来我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汇报一下,请领导批评和同事们指正。
 
一、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问题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成本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材料成本管理。材料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总体的成本高与低。项目部从进场时就狠抓材料管理,按照公司提出的要求,首先从材料管理入手,坚持材料的市场调查询价。从供应商的选择,到材料进场的计量验收以及周转材料的退场方面摸索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建立了一些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分公司针对材料需求和材料使用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奖罚分明,做到“谁提料,谁负责”。加强材料现场使用的管理力度,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
 
2、加强工期管理。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工期。目的是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制定科学的方案,合理调配有限资源,减少施工浪费。
 
3、优化施工方案。在制定对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施工方案时,采取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质量对比分析的办法。通过集体讨论,优先采用能够保证一定质量要求,方案可行而成本支出较小的施工方案。
 
4、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由于建筑施工流动性大,各个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区域、施工环境都不尽相同,如果对有利的环境资源加以利用,能够减少一定的项目成本支出。
 
二、经营开发工作?
 
    经营开发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时有真假难辩,鱼目混珠的局面,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让工作变得被动。我们所有的项目在运作前都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对项目、合作人员都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筛选。
 
1、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冷静地分析市场,确定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在市场中的位置。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认真分析市场趋向,根据市场需求,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资金实力雄厚、回款能力好、社会影响大、利润高的项目上。
 
2、深化全员经营意识,大力宣传经营理念。坚持诚信经营,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去赢得市场、赢得信誉、赢得效益。坚持换位思考,保证在施工程质量,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强化施工人员“每个在施项目都是新起点”的经营意识,发展和加大后续任务量,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得到一批新的经营信息。
 
3、利用社会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渠道,进一步拓展、扩大市场。坚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大力宣传公司整体优势和综合实力,开通信息渠道,扩大信息储备量。
 
三、人事工作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又是人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竞争。因此,我们始终着力于创建良性的软环境,触发人才潜能的发挥,用各方面的优势,去建设一个和谐、进取、平等、稳定的工作环境。
 
1、以工程项目为舞台,培养青年人才,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2、从现有的人员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人才获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使用部门要根据青年人才的具体情况安排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变为自己的技能,通过大胆放到关键岗位使用激发其潜能。
 
在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的领导下,我将继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继续拼搏,为企业发展尽最大努力。
 
 
第二篇: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一、2013年形势分析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局年,就本市建筑建材行业的发展来看,阶段性特征明显:一是全市建筑总量控制促进行业发展面临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本市建筑建材行业在规范管理、科技创新、标准引领、信息化手段等方面谋求更大的突破,力争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具体而言,从市市场管理总站的实际出发,需要认真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方面
        在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推进后,市级管理部门的事权大量下放到区县。这种体制下,必须进一步明晰总站的工作定位,理顺总站和区(县) 管理部门、兄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切实发挥总站的指导、督促、协调作用。同时,加强对区(县)管理行为的规范、制约,用好BBS这个平台,尽快对操作流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在全市范围统一操作口径。在行业管理上,必须在全覆盖上下功夫,找到抓手、理顺渠道、建立工作平台。
 
      (二)管理服务方面
        “十二五”后半阶段,提升行业管理上质量和效能的要求将日益迫切。对总站工作而言,必须做细日常工作,做实基础工作,做强专项工作。要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强调执行力,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审视现有的管理流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同时,逐步开展重点制度和重点工作后评估探索。
 
      (三)规范创新方面
        一方面,要谋求如何更好地推进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细化岗位职责、细化具体工作、细化时间节点,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工作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精益求精,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创新管理、加强服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问题、开拓思路,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尝试有效的办法的同时,不断通过服务树立形象,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和上级部门对总站工作的理解度、支持度。
 
        2013年本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管理为重”的要求,依法规范市场行为,服务行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完善标准规范、工程技术、建筑材料等三大基础保障体系,加快行业创新转型,为推动行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进一步破解建筑节能、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瓶颈难题
 
        逐步形成覆盖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资源化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这是2013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总站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是建立一个体系,即适合上海夏热冬冷气候特点的节能技术体系;完善一个流程,即绿色建筑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撑;用好一个平台,即强化能效监管平台数据的梳理分析,提出能耗报告,为今后的定额编制服务;抓好试点示范,为节能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在市建设交通委的牵头协调下,建立并用好涉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的全市性综合平台,全面发挥各委办局、区县的力量,加大工作协调、沟通力度,确保任务落实、过程监督、问题协调解决。
 
        二是构建完善五大体系。即政策体系、计划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建立涉及建筑节能改造的管理、资金、技术及评审制度,确保两个实现,即实现2年内完成4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实现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的节能目标。推进一个平台建设,即加快推进市、区两级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形成一个支撑体系,即围绕绿色建筑、再生资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建立涉及材料、标准、生产工艺、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撑体系。
 
        三是切实做好试点示范。不管是绿色建筑还是资源综合利用的试点项目要精心挑选、广泛布点、多样预案、大胆试点。确保做到三个落实,即落实好节能改造示范项目、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企业、建设工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试点。做好绿色建筑、门窗遮阳等示范应用,推进低碳实践区的建设发展。用好咨询服务行业的技术成果。切实做到两个加强,即加强对示范项目补贴资金使用和拨付管理,强化对示范项目的过程跟踪检查,确保示范内容实质性落地;加强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绿色建筑节能服务机构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
 
        四是加快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建立覆盖收集消纳、生产利用、循环使用各环节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废弃物消纳处置的政策,引导施工企业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现场循环利用;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施工工艺,逐步建立产品推荐目录,确保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安全合格。优化完善扶持政策,加强招投标、项目评优等环节激励机制的探索,有保有压,督促引导本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同等价格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品。
 
        五是积极推进散装水泥发展和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切实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做到应收尽收,依法清退,“钱尽其用”,发挥“专项基金”的导向作用,推进重点工作顺利实施。促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做好对新型墙体材料认定企业的动态监管。加强对预拌砂浆行业管理平台的建设使用,加大对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动态督察和产品随机质量抽查。同时,做好混凝土小型砌块(砖)生产企业质保体系建设的试点示范。
 
(二)优化流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招技标市场监管服务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差别化要求,培育符合本市发展实际的建筑市场招投标监管模式,通过规范化,强化监管和制度创新双管齐下;通过标准化,进一步统一规则,精细管理;通过信息化,严格过程管理;通过差别化,实施分类管理;通过后评估监管,提高评标质量。重点是以制度加科技的手段,记录过程、比对信息、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建设工程招投标立法工作。以贯彻落实《招投标实施条例》为主线,进一步细化完善市、区两级的工作规则和操作流程;结合《上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起草,梳理分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研究适应当前市场变化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措施。
 
        二是切实加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针对建筑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诚信度缺失等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两项监管不放松,即程序监管、实体监管,重点是严格规范建设参与各方行为,深化公路、水运、水利等专业工程招投标的精细化管理,配合建管办等有关部门加大电子化招投标的推进力度,加快开评标场所改造,推行符合本市建设工程实际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深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高度重视对建设工程招投标信访件的依法处理,提高信访件的结案率,确保按期结案。同时,建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社会监督员队伍。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三是强化对区县监管部门的指导检查。针对事权下放后区县监管部门面临的监管力量、监管经验、管理措施、硬件设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和服务指导,对一些共性的争议问题,及时统一全市范围的操作口径。在细化完善区县考评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区县监管行为的检查、督促,及时纠正各类监管不当或违规行为。
 
        四是做好评标专家的管理。加强动态监管,规范专家的评标行为,切实用好专家的准入清出机制。加强标后监管和标后评估,提高专家职业操守。按照项目分级分类管理要求,优化完善三类评标专家库,包括:资深评标专家库,探索在部分专业按比例抽取资深专家、普通专家;稀缺专业评标专家库及远郊区县评标专家库,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招聘试点。同时,要发挥好“长三角”地区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平台作用,探索区域专家资源共事,弥补小型项目评标专家的空缺。以共享平台为载体,建立区域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部门协调、交流、沟通机制,共享监管经验,提高监管水平。同时,试行评标专家网上继续教育。
 
        五是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过程服务。项目、企业和评标专家的管理上,要坚持寓规范于服务中。要以项目为载体、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靠前服务。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全力以赴推进本市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民生工程的实施。对重点建设单位创新服务方式,了解服务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加强过程服务,寻找到管理和服务的最佳结合点。要切实为专家评标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方便专家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充分发挥评标专家的专长和主观能动性。
        六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环节用好征信产品。在征信认定的基础上,强化招技标环节对不良信用信息的使用功能,探索研究信用产品与评分分值挂钩的办法,奖优罚劣。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现场的管理联动。
 
(三)进一步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切实用好行业专家智库资源,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建筑行业标准系统,逐步完善相应的框架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在行业质量控制、先进性方面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施工工艺、标准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
 
        一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重点抓好两个着重于:体系建设上着重于突出上海特色,在梳理分析现有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建筑行业发展特点和施工实际的标准规范框架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分类目录,落实好适用性、适宜性。标准执行上着重于强制性标准的落实,加强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并与质监、审图管理部门携手,建立强制性标准落实情况的反馈机制。积极做好对现有标准的清理和修订工作。加强对本市标准编制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重点是地方标准的编制模式,政府的引导方式,编制团队的组织架构,以及与市技监部门的管理衔接等。同时,做好注册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充实和完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提高注册执业人员对重点标准规范的熟练应用能力。
 
        二是完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科研工作管理,以总站工作为主导,以各科室阶段性重点为突破口,落实科研项目。围绕行业创新体系,探索建立适合本市建筑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一个平台,即新技术申报、发布的平台;制定推出一个目录,即年度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结合科研和推荐性标准等基础工作,依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专家等的智力资源,加大对本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适时提出限制淘汰的产品名录。探索建立适合本市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标准应用管理模式。同时,加强科研与标准的统筹谋划,加大科研项目的转化力度,探索建立对科研成果应用实施的后评估机制。
 
        三是做好造价定额的配套服务工作。参与起草《上海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发包人、承包人、造价咨询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权利义务和制度要求;规范工程造价和服务管理,完善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要求做好工料机等要素的统一编码工作,加强竣工结算价格备案跟踪管理,深入开展造价咨询企业咨询质量与计价行为专项检查;加强政策监管和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探索建立行业诚信体系;结合建筑行业“营”改“增”,加快推进工程计价办法和模式的改革。创新定额编制方法,全面开展《上海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0)》修编工作,完成《全国市政工程统一消耗量标准》中的“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两册定额的修编,完善本市养护定额体系,做好“四新”技术补充定额编制工作,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3版)的宣贯工作。
 
建材市场管理者个人述职报告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