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要抱怨的励志故事

励志 发布时间:2015-03-30 11:02
[摘要]第一篇: 有个国王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
第一篇:
 
    有个国王喜欢打猎,以及与宰相微服私访。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天,国王到森林打猎,一箭射倒一只花豹。国王下马检视花豹。谁想到,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一截。
 
  国王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宰相微笑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
 
  一个月后,国王养好伤,独自出游。他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忽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着人,把他五花大绑,带回部落!
 
  山上的原始部落每逢月圆之日就会下山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着人准备将国王烧死。
 
  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是个并不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发怒,于是土着人将国王放了。
 
  国王大喜若狂,回宫后叫人释放宰相,摆酒宴请,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连命都没了。”
 
  国王忽然想到什么,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在监狱里蹲了一个多月,这又怎么说呢?”宰相慢条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说:“如果我不是在监狱里,那么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一定是我,当土着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就轮到我了?”
 
  国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这一切也肯定是一种最好的安排!不要懊恼,不要沮丧,更不要只看在一时。把眼光放远,把人生视野加大,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永远乐观、奋斗,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心理催眠师最喜欢讲的一个故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的潜意识是十分强大的,而且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只要你输入正确的指令和程序,它就会听从和工作。催眠就是影响潜意识、重塑潜意识最快速的方法。
 
  而这个故事所起到的积极正面的暗示作用,事实证明是十分强大的,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都会发生生命的改变,而且还用之后的人生继续证明这句话。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回想生活中的每件事,也都可以对自己说这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你身边有人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情绪低落、大发脾气,或行为异常,那就给他讲讲这个故事,心理疏导远比一些预防举措更加有效。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
 
第二篇:
 
    一次,在机场,一辆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了下来。出租车司机下车,为我打开后车门,然后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宣传卡片:“我是沃利,我将您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去,您不妨看看我的服务宗旨。”我惊讶地低头看卡片,上面写着服务宗旨:“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开车之前,沃利问我:“想来一杯咖啡吗?我的保温瓶里有普通咖啡和脱咖啡因的咖啡。”我觉得新鲜有趣,就笑着说:“我不喝咖啡,只喝软饮料。”沃利微笑道:“没关系,我这儿还有普通可乐和健怡可乐,还有橙汁。”我惊讶得有些结巴:“那就来一罐健怡可乐吧。”
  
  沃利将可乐递给我,继续说道:“如果您还想看点什么,我这里有《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体育画报》和《今日美国》。”他又递给我一张卡片,“您想听音乐广播吗?这是各个音乐台的节目单。”似乎这样的服务他还嫌不够周到,又问我,车里空调的温度是否合适,还对我到达目的地提出最佳路线建议。
  
  我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沃利,你一直这样为客人服务的吗?”沃利笑了笑说:“不,其实我只是在最近两年里才这么做的。之前,我也像其他出租车司机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心怀不平地整天抱怨。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广播里介绍励志成功学大师韦恩·戴尔博士出版的新书《心诚则灵》。戴尔说:停止抱怨,你就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要做一只鸭子,要做一只雄鹰,鸭子只会‘嘎嘎’抱怨,而雄鹰则在芸芸众生中奋起高飞。”
  
  这段话让他茅塞顿开,他决定要做一只“鹰”。他开始留心观察别的出租车,发现许多出租车都很脏,司机的态度也很恶劣。于是他决心要做一些改变。
  
  沃利开始学做“鹰”的第一年,收入就翻了一倍。今年他的收入可能会是以前的四倍。我能坐上他的车纯属运气,因为他一般不需要在停车场里等待客人,他的客人都会打他的手机预约。后来,我将沃利的故事讲给了五十多个出租车司机听,但只有两位对此感兴趣并仿效了沃利的做法。而其他那些司机,仍然喋喋不休地抱怨着他们越来越差的境况。
  
  当沃利决定不再抱怨,他的平凡人生就变得不平凡起来,因为一个优秀的人永远不会抱怨。
有关不要抱怨的励志故事
第三篇: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叫《不抱怨的世界》。现在看起来很搞笑的是腰封上有各种可疑成功人士的推荐,从奥普拉到冯仑,从张德芬到唐峻。据说,成功人士都是不抱怨的,所以这本书很是火热了一阵,被各种企业老板买回去丢给员工看,企图让他们住嘴。
 
    当然各种励志丛书从来不鼓励负面情绪,只是一味的教你看到单纯和美好,用一种打鸡血的方式来化解问题。而老板们当然很喜欢这种心态,谁愿意自己手下干活的时候不情不愿嘟嘟囔囔呢?换了我,我也不喜这样的员工,换了你是老板,你和我一样不喜。
 
    然后,我们的社会通常也是以鼓励为主,仿佛职场就是那奥林匹克的运动场,只要你肯流汗苦干,那么就能公平竞争的拿个好名次——谁都知道那也是洗脑方略之一,混迹职场,肯下苦力只是最基础条件,其他决定因素还多着呢!但,很多大俗话看起来虽然俗,却也是普遍真理,就好像职场中抱怨这件事,如果仅仅看结论,那么我和成功人士们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会做一个不抱怨的人。至于其中原因则是大相径庭,那可是都是他们不会放在台面上或写在书里告诉你的哟。
 
   要是两个人打架,一般叫得响的和苦闹的,都是挨揍和吃亏的那个。只有被打的人才哭哭啼啼到处找公道呢。抱怨这事也一样,通常人肯嘟囔自己的不满,一定是认为自己吃了亏。在工作中同样道理。但挨揍的人到处哭诉,其实于事无补,无非是博一个舆论同情;你要是在工作中成天抱怨,那么除了让别人觉得你能力低下之外几乎不要希望有其他理解。要么你就是在竞争中吃了亏,要么就是因为太老实让人欺负了,简直是嚷给全世界看“这个人是笨的”——有些事情必须默默承受,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不丢更多的脸,以及引来其他人同样方式对付你。
 
   抱怨的根源在于,你觉得这“不公平”。人们往往希望自己公司的制度如法律一样人人平等,却忘记其实规则和潜规则都掌握在老板的手里。那么,你抱怨公司苛刻,抱怨某个不靠谱的同事比你升职快,抱怨自己做的太多却得到太少,都是基于一种希望“公平”对待的心理。而那往往是你自己以为的“公平”。在职场中,公平并非天然正义,而是需要用砝码去交换的。老板掌握着所有的规则,只有他有权利随意更改,这种情况下你的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显得毫无职业精神,众所周知的是,一个领钱的人是没办法搞定给他发钱的那个人的,就算你曾经付出了很多,但你没有砝码去和他谈条件的时候,一切都是浮云,抱怨只会显得你认不清自己的位置,显得你可笑而幼稚。
 
    当然我知道很多公司同事都有QQ群什么的,大家以抱怨和嘲笑老板或某个同事来取乐和解压。这种行为当然就更蠢。你要知道,工作中的不满要对谁来发泄。对老板吗?你可能不敢;对同事抱怨的话,更多的可能就是当即会传到领导和老板的耳朵中去,你枉做了一把小人;对家人抱怨工作的话……喂,你醒醒,你还要用你职场的烦恼去折磨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吗?
 
    更重要的是,一个满腹怨气的人没有人会喜欢。就算你真的受尽委屈,那也是你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有的时候,隐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为了藏拙和藏锋。你想想,祥林嫂多招人烦啊,不光是招人烦那么简单,就算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想必也不敢交给一个动辄就抱怨撒娇或者充满不满的员工去做吧?干嘛非要把自己的后路都堵死呢?而谁愿意每天看一张充满抱怨的晚娘脸呢?
 
    你看,综上所述,最后我们都会变成一个主流的人,看起来积极而阳光。虽然内里动机大不相同。但,有百害无一利的事儿,我才不干呢!
 
第四篇: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辛蒂。她不同于正常人的地方在于她住在美国一座山丘上的一间特殊的房子里。这间房子是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联络。
 
  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她拿起杀虫剂灭蚜虫,却感觉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毁于一旦。杀虫剂内含的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从此,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汗水与其他排泄物还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以钢与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个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万分。8年来,35岁的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事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心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不在痛苦中自暴自弃,事实既已如此,自暴自弃只能毁灭自己,她能做的不是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而奋战。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使她选择了微笑。1986年,辛蒂创立“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化学物质过敏症病变的研究。1994年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5000多名来自32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国会、欧盟及联合国支持。
 
第五篇:
 
    有一天,佛陀外出云游,路上遇见一位诗人。诗人年轻、有才华、富有、英俊,而且拥有娇妻爱子,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幸福,逢人便抱怨上天对自己不公。
  
  佛陀问他:“你不快乐吗?我可以帮你吗?”诗人回答:“我只缺一样东西,你能给我吗?”“可以。”佛陀说:“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是吗?”诗人盯着佛陀,一字一顿、满脸怀疑地说:“我要幸福!”佛陀想了想,自言自语道:“我明白了。”
  
  说完,佛陀施展佛法,把诗人原先拥有的一切全部拿走——毁去他的容貌、夺走他的财产、拿走他的才华,还夺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的生命。做完之后,佛陀立即离去。
  
  一月后,佛陀再次来到诗人身边。此时的诗人,已经饿得半死,躺在地上呻吟。佛陀再施佛法,把一切又还给了诗人,然后悄然离去。
  
  半个月后,佛陀再次去看诗人。这一次,诗人搂着妻儿,不停地向佛陀道谢。因为,他已经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生活中,我们不正像那位诗人一样吗?——对自己身边的幸福视而不见,却苦苦寻觅所谓的幸福与快乐。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它在无形中就已经给了我们必须的东西,是追逐的目光和抱怨的心理使我们不懂驻足欣赏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当一切失去时,才蓦然发现它的珍贵。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处在当今社会的物欲横流中,每个人的脚步都变得越来越忙碌,很多人的眼光都变得越来越势利,人们忙着追求,忙着索取,直至失却了沉静的本能,成为物质的奴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诚然,物质是生活的必需,但是不要忘了,用心感受快乐和幸福,这并不会影响你的追求。
 


    编辑:ctwxc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