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句 发布时间:2016-03-02 17:07
[摘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一篇: 青玉案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翻译 写翻译写赏析
第一篇:
 
青玉案·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翻译 写翻译写赏析 写赏析纠错 纠错收藏 收藏评分: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参考翻译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案▼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对此词的赏析要点。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
赏析二
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其体会是可信的。词▼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第二篇: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她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啊!”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第三篇:
 
    王国维曾经说过,人生有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这三境界: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用这三句话把人的一生从“悬思”到“苦索”再到“顿悟”的过程深刻的写出来,而我想,到我们老有所终的那一刻,回望自己的一生,不管是事业、学问、家庭、爱情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收,有所获,不会遗憾,那么我们也会安然的老去。
 
    当我看到姥爷为自己的六十周年钻石婚记下的一段话,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姥爷说得那段话是这样的:六十年前的今天的夜晚,一个陌生的人端坐在我的身边,含羞伴低面,说又无言,就这样,莫名其妙洞房圆。往后又如何,缘分来确定,同渡一条船,背靠背,肩并肩,迎风浪,驶向前,历经无数艰与险,无怨无悔心坦然。一支梅花笑雪寒,风姿流影在心间,毅力何似如此坚,一个情字横竖穿。
 
    硕航程去远,瞻船渡岸近,问岁月几何,曰六十周年。六十周年无须感叹,但看今朝福寿双全,夕阳好无限,莫道黄昏晚。同船渡,共枕眠,并非人生儿戏,莫当书中笑谈。几分庄重,几分戏言,几番逆顺,几番悲欢,历历往事不尽如烟,要从心中抹去,除非撒手人寰。这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流露的最真挚的感情,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深深地爱,我的心真的被深深震撼,当两位老人历经风风雨雨,历经岁月沧桑,在夕阳西下的温暖的冬日,还会淡淡的说着自己的家常,这或许才叫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
 
    在我的记忆力里,姥爷温文尔雅,无处不彰显着他那文人的气质,就像一位华侨老人,带着一副老花镜,常常卧在书桌前,悠然的写下自己的许多见解与感悟,姥爷看了一辈子的书,写了一辈子的字,生活的很惬意,沉默的老人,时而幽默,时而温和,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和他说话,总会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总会给人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而姥姥有许多方面都是和姥爷相反的,姥爷瘦骨嶙峋,而姥姥感觉很有福相,姥爷平时都很少说话,更多的是写写字,看看书,听听戏,而姥姥却有说不完的话,她会和我们这些小辈将许多许多故事,姥姥的记忆很好,多么久远的事情她都会记得很清楚,然后就像我们娓娓道来,我们就像听故事一样,听了一个又一个,而姥爷也会耐心的听着,不会多说一句话,或许姥姥讲的故事姥爷已经听了无数次了,但是姥爷每一次都会像听新的一样,没有半点的心烦。
 
    平日里,两位老人也是沉默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温馨却是不可或缺的气氛。家里来了客人,又会热闹几番,但之后又归于平淡,姥爷又会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姥姥不会停下来,总是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整个家让姥姥打理的很舒服。这就是两位老人的生活写照。
 
    姥姥和姥爷没有浪漫的恋爱,没有轰轰烈烈的婚礼,在那个年代里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他们结婚的前一秒他们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人,不知道以后陪他们一生的人是谁,一切都是未知的,或许当进入洞房的那一刻,彼此的心都是惶恐的吧!这种勇气,在以后的日子里想想或许真的会觉得自己很勇敢。其实,不管你遇上了什么样的人,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从此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而这一过六十年就这样过来了。这六十年的酸辛与艰苦,六十年的快乐与幸福,只有两位老人心里最清楚了。
 
    两位老人经历的真的是太多太多,而我连万分之一的感情都感悟不了,我只能从我看到的去想我所能想的。两位老人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讲过什么样的诺言,没有做过多么浪漫的事情,或许在别人看来他们之间的感情更我们是亲情,而不是爱情,然而只有两位老人才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吧!没有感天动地的诺言,却有朴实无华的安慰,我想,不只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两位老人曾经也会因生活的不顺而郁闷,他们会为对方默默地加油,不需要多少浪漫温馨的语言,只要一起面对就足够了。没有做过什么浪漫的事情,或许,姥姥姥爷都没有一起出去旅行过,没有一起看那最美的夕阳,没有看最美的大海,没有看最美的景色,错过了许许多多的浪漫,但是在他们看来,对方是最美的风景。
  
    那些平淡的日子,是我们生命中“常”的一部分,而我们生命更多的是变化,当经历了挫折,共担风雨的两个人才会走得更远。在平日里,我常常看到的是姥姥忙碌的背影,看到姥爷急笔奋书的身影,感情也像平静的海水一样,平静而深沉。
 
    在我印象里,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姥姥姥爷还是身体依然很健康,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姥爷的背又佝偻了许多,姥爷的脸又瘦了许多,突然发现,姥姥的行动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灵敏,感觉迟缓了好多,我会安慰自己:“其实是我长大了,而不是他们老了。”但是,那天姥爷突然有恙,住院好几天的时候,我们都紧张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老了,姥姥看似外表淡定,但是我知道她的心里比我们谁都着急,那些天姥姥身体也不好,但是姥姥一辈子都坚强惯了,没有什么事都把她打到,她真的很坚强。但是岁月不饶人,最近这一年,两位老人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姥姥也病过,很严重,那些天姥爷瞬间憔悴了老多,岁月的沧桑写在老人的脸上,同时带着焦虑与关心…
 
    两位老人的感情,该怎样说呢?有山的稳重,有水的细腻,生活的很有格调,这份感情我只有羡慕,一辈子能换来个平安无事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一辈子能够平平淡淡那是今生的福气,我看到的是两位老人生活的很淡定,对方的好都记在心里,对方的缺点都融于情里,这一辈子已经足够了!
 
   最浪漫的事就是一起慢慢变老。而两位老人不仅做到了,而且经营了一份最美的爱情。
 
   我真的希望姥姥姥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