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考上北大的

高考 发布时间:2016-03-02 18:34
[摘要]我是怎样考上北大的第一篇: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陌生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却几乎只是一块废
第一篇: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陌生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却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观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的深渊。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能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那只是自己给自己自甘堕落所找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来指着我的鼻尖骂我,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完你的一辈子。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有时候我想。然后是及其嘲讽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是洒脱——谁稀罕谁。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就像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清楚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
  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一年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一年可以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有终了。可是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话。所幸,并不亏,也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是三人是。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感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化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讽刺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的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仅有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份量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她的眼睛只是平静的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干尝试,你只是不干像她们一样地去努力去刻苦,因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结果反遭人耻笑,你宁可不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对知道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哪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你只是懦弱`````````”。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来想象。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我不去强求什么,我只想试试,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地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之所以说它戏剧性,是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罗嗦孙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学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365天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以久的 期中考试。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吗?为什么心里空空的没有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市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寻常地平静。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激扬和呐喊的冲动到了顶点只会是平静。当那个久违了的名字出现在了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ble.
  处处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所有的 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 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坚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而我只要北大。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起来。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框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对着远处的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的。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时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掉眼泪,真的我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书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秒天空。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有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奢侈得如同恺撒大帝的稠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 徒劳么?
    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扣击起了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带,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汪洋恣意般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无言微笑。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于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我象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为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花隔去端”,哪怕青冥长天,纵然绿水波澜。
  踏入考场的时候后我很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莫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可能发生的。
  考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依然匆匆的人群,心里依然空无着落。眼睛因为泪雾而模糊,视野里的东西却越发清晰。这在科学上有解释,我却宁愿相信是因为一切真实的感知都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为代价。是的,我们总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如果你所在乎的东西值得你为它而付出一切,那么所有的放弃都只是分娩前的阵痛。总要有所取舍的,蝴蝶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暂,因为它的翅膀太过精致了。有时候,放弃只是为了真正的得到,关键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了这想要的的东西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锐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那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贷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忍和耐力,曾经的执著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做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是我自己。nothing is impossible.这是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获得到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这也将会是使我终生受益的东西。在这里,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nothing is impossible.
 
第二篇:
 
今天结束了在长沙的休假和武汉的采访,回到了北京。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地变换世界,自己也在不断地更替角色。
早晨六点多回到北京,七点半就回到了住处。上午九点多,楼下的门卫突然让我去签收挂号信。
打扫完卫生,洗个澡,就来到了楼下。
一看,居然是两所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其中就有我心仪已久的北大;尽管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心中依然顿生惊喜。
去年七月拿到硕士学位后,心中就萌生了报考博士的念头。
去年十一月就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今年三月中旬初试。
四月中旬复试。
六月就尘埃落定。
整个过程似乎很顺利,但期间每一步都是一波三折的。
就在考试前两个月,也就是今年春节前,我得知单位让我去南非出差。
考试的时间是3月15日和16日,而出差的时间是2月26日到3月5日。
我的工作是记者,一般来说,这次出差就意味着我在考试前几乎都要工作,也就是说,3月5日前在南非要采访十天,回来后还要编辑和播出所有采访的内容。
一般说来,现在去欧洲或者其他地方都不是很困难,但是去南非的机会还比较难得。说句心里话,南非之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做事喜欢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回来后,就完成了三期有关南非华人的节目。我们一般是一周完成一期节目,这也就是说,我在八天里完成了21天的工作量。
在我倒时差、忙着采访、编辑节目中,时间匆匆溜走。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
我的同时鲁兄和我一起报考了北大的博士考试。我从南非回来后,有一天,他问我说,“15号就要考试了,你准备好了吗?”我很愕然地看着他,反问道,“不是17号开始考试吗?”我一直以为是3月17日和18日考试,因为我看的是2007年的招生简章!也就是说,直到考前十天,我还没有弄清楚考试时间!
也许,傻人有傻福吧。
最后,我给自己留了两天时间复习,然后就匆匆上了考场。考试的地点在北大新建的2号教学楼。
第一天考英语和专业课传播学。上午考完后,我和鲁兄就去家园食堂吃饭。然后匆匆去未名湖边准备下午的考试。
当时正是三月,未名湖边柳树吐绿、桃树飞花。我们却无暇顾及身边美景,坐在石头上温习书本。
中间我开玩笑说,“对于别人来说,这个春天是一个绚烂多姿的季节;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备受煎熬的时节。”为了保险起见,我们都不止报考一所学校。我报了三所,他报了两所。光考试的两天就够耗费人的精力了,更何况之前紧张忙碌的复习准备?对于我来说,从3月15日开始接下来的三个周末,每个周末要去一所学校应试。其中的忙碌和辛劳可想而知。在三月末的时候,我都觉得三场考试已经伤及元气了。
当然,值得庆幸和感激的是,我一位多年的同事帮我完成了考试期间的工作,我带的实习生也帮我处理了很多工作上的杂务,这样我得以专注备考。
3月16日,也就是北大考试的第二天,我考完了另一门专业课:国际传播。
下午短暂休息,晚上又投入了下一个学校的复习。
在紧张忙碌中,半个月过去了。
4月初,北大的初试成绩就在网上公布了。
我一查,自己的英语成绩在整个学院名列前茅,而总分也在专业方向上位居第一。
反复看了几遍,我终于相信自己的眼镜!
于是,马上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一直牵挂万分的母亲。
回想自己的考博之路,感慨良多,也颇有心得:
第一,考博的目的最好单纯一些。如果是出于对所报考专业的喜爱,则在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要轻松很多。博士考试的题目大多是论述题,有时候一套题就一道或者两道题目;也就是说,博士考试重点考量的是考生在专业方向上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积淀。从去年到现在,我在工作之余看了中国外国的很多学术专著,相关不相关都看,并做了笔记和摘录;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第二,对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定要熟悉。就学习本身而言,博士研究生不同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导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观点对于备考极为重要。
第三,不要一次报考太多的学校,两所是个极限。我今天考了三所,说句实话,到了最后脑子都已经木了。而且,很多学校是初试时就要体检,还有的学校是初试和复试一起进行。这些安排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如果报考过多的学校,自己可能会顾此失彼,最后一无所得。
第四,平时要多写论文。就我所报考的传播学而言,博士专业考试基本上就是写一篇或者几篇论文。因此,平时多写些论文的话,在考试时自己会比较容易获得思路和观点。
第五,心态和态度一定要端正。心态端正就是说不要过于势在必得,因为博士考试和录取的决定因素是综合性的。态度端正就是不要试图投机取巧。北大的考场纪律非常严格,如果有任何诸如考试结束铃声响后还继续答题的举动,自己都会惹来巨大的麻烦。我就亲眼看到同考场的一位考生因为英语考试结束后多写了几个答案而遭到处分。
对我而言,博士学习是自己在专业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未来几年一定要加倍努力,有所收获。这也是对那些在我博士备考过程中给予我无限鼓励、安慰和支持的人们的最好回报!
 
第三篇:
 
    柴沿清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座右铭,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也相信朋友的帮助。我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远大理想,只要自己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能对别人对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就行。”柴沿清面对高考的态度是简单的,正是这种简单态度换来了不简单的成功。 
 
  高三,在许多同学眼里是黑色的。但我却觉得,高三不是黑色的,也不应该是任何一种但调的色彩,高三的彩色的,是五彩斑斓的。
  记得进入高三时,我的心情也是忐忑的,我害怕很多事情会发生,我担心自己的学习会跟不上,担心自己心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担心朋友间不再真诚,担心班级会冷漠下去……不久,我就很快发现我的担心是那么的可笑与多余。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大家能变得如此的团结,大家都明白我们即将共同经历的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每一个人都是淡薄与脆弱的。同学间的友谊变得深厚了,班级变得温暖了,我们一起共同进步。整个高三,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它的学子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走过,更因为我们在这段时间中收获了很多。我们感受了什么叫付出的艰辛,什么是收获的喜悦,什么叫友情,什么是真诚,除了知识,我们也体验到了人生的一点点滋味。高考的成绩不能说明什么,大家在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总有这么多朋友陪伴着,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高三,我们虽然有过痛苦与失败,但大家互相关心的温暖记忆却是永远也不会消失掉的。这样的日子应该不会是一种黑色的记忆吧!
  注意高考主要矛盾,细节并不决定成败
  平常,老师经常会提醒大家:高考不是目的。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参加高考而去应付的。
  有些同学把高考看得过于神圣,以至于对任何有关高考的细小信息都十分的敏感,尤其像一些小测试的成绩啊,同学用的一些参考书啊等等,都会很重视。这样做其实并不好,一味注重细节,反而会忽略了主要矛盾。在高三阶段,注重学习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同学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向,只要为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不断前进,自己就能问心无愧,这样对自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有帮助。
  平常,老师经常会提醒大家:高考不是目的。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参加高考而去应付的。在平常生活中,有家长或者老师用“高考”这两个字眼去激励同学们更努力地学习,但同学们不应该错误地将高考理解成是通向成功的惟一路径,而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在平常的学习中患得患失。大家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尤其不要因为一时的考试或者其他事情的失利而自暴自弃,丧失前进的希望与信心。在高三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对自己减少压力真的是很有帮助的。
  具体到每一科来说,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方法吧。但有一点值得大家重视,那就是老师的要求。老师的经验总是比我们丰富的,至少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都会是有用的,因此,对于每位老师的要求建议之类的话大家最好能铭记在心。在最后关头,千万不要对任何老师有偏见或看法,这样只会使你容易忽视老师的好建议,或者不能获得更多老师的帮助,而这一切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感受造成的,这样会很不值的。
  以下是我对于各科的学习感受:
  ¤语文¤
  在语文这一科上,我的不少好的方法就是从老师处获得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张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在他的教学中开始终贯穿着“注重积累”这个观点。在课堂上,张老师经常会向我们举出许多常用字词的例子,让我们判断正误,一旦发现我们出错,张老师便一遍遍地给我们强调正确的字词,这样在我们脑海里储存的就全是正确的印象,减少了出错的机率。在课下,张老师也要求我们直接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积累关于常用字词的正确信息。关于常用字词的概念,张老师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只需记忆张老师着重提示的字词就够了,这样我们不仅节约了精力,还大大地提高了效率。2004年的语文考试还加强了对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针对这种情况,张老师也加强了对我们这方面的练习。除了直接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外,张老师要求我们增大有关诗词鉴赏的阅读量,他建议我们阅读《唐诗鉴赏词典》这类的诗词鉴赏书,从中直接获取专家对诗词鉴赏的思路和组织语言的方法,这使大家对诗词鉴赏这类题型也不再陌生。
  由于每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变化都不会太大,因此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老师一定会提供大量很多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大家都可以自己去试试。另外,大家可以做做往年的高考题,体会一下高考题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大家再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应多多思考总结,找到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多练习练习,这样在正式的测试中就会做得非常顺手。
  ¤数学¤
  数学不是我的强项,因此我在这一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讲,因为老师所讲的例题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这比做自己找的一大堆题都会有用得多,也更有效率。在课下也一定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重要的一点是遇到不懂的题一定要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直至完全弄懂为止。其实直接找老师问问题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的思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启示。题海战术不值得提倡,但这并不意味学数学不用做题。就我自己来说,我的基础并不是很好,因此我做基础的题相对做得要多一点,加强了基础,解题的能力也会有相对提高。老师还特别强调做题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认真思考的东西才能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习题中才能形成自己的惯性思维,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还有一点值得提出,那就是错题集的制作,就是将在平时的学习测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复习时就可以直接看错集了。虽然这本集子的名称叫错题集,但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觉得有价值的题目,自己也可以把它们增加在这本集子上。在我们班上,在不断完善错题集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往往都是数学成绩拔尖的同学,这一点足够说明错题集的重要性了吧。
  ¤英语¤
  英语的学习可能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太一样,除了必要的积累外,学习一门语言还需要多多地练习和运用。在我看来,提高英语的最快速的方法不外乎就是进行大量英语阅读的练习了。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或者老师重点推荐的文章,可以进行精读,就是每句话都要理解,生词都要记忆下来,这是属于积累的部分。还有在平时,要进行大量快速阅读的训练,我们的英语老师经常会挑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难度合适的快速阅读练习供我们定时完成,这样的目的是培养语感。对英语这科来说,拥有良好语感绝对是拥有良好成绩的基础之一。作文是一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它比其他题型要求更高。有一个途径对提高作文能力挺有用的,那就是背诵课文。在课文中有大量优美的语句,如果大家对课文很熟悉的话,就能更容易地对这些好句型进行运用,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出彩。听力是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听力的三十分可不少,但实际上这种题型对每位同学来说都不是太难的,因此大家都要尽力争取满分。
  除了在可堂上完成老师的听力训练外,自己还是有必要进行专门针对考试的听力练习,可以请老师推荐合适的听力教程,题型和每节的长度最好接近高考的要求。每天花二三十分钟做每一节听力训练,坚持下来的话,对听力这种题型会很熟悉,考试时做起来就会非常顺手了。
  ¤文综¤
  文科综合在不少同学的心目中是一个挺复杂的综合科目。虽然说是一个综合科目,但毕竟还是由单科综合起来的,每科都是分开学习的,而且在试题中每道题的科目指向都是很明显的,只需把每个单科踏踏实实地学好,在考试中问题应该不会太大的。
  就单科来说,我的历史是相对好一些的。在历史的学习中,我不会按着书本背诵那些年代和事件。一是因为高三时间很紧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记忆如此大量的信息;二是因为这样效果并不明显,很容易记混,还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我觉得学历史很好的方法就是构筑框架和联想记忆。刚学书上第一遍的时候,每个同学可能都会感到思路比较乱。这时,大家不用过分计较书上比较细小的内容,可以只关注每一章的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比较概括的介绍,就这样对整本书比较快速地浏览几遍,整本书的框架就会很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对历史发展的顺序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接着,再细致阅读每章和每小节,用内容把框架都填满,这样知识就不会混乱了,遇到要用的时候,脑海中也能很快地反应出来这些东西在书上什么地方出现过,搜索的范围一下就变小了,不仅准确率能有提高,答题速度也会快不少的。到了后期,历史书学了有五本了,如果不能联系每本书的内容,知识点就会很孤立,会给答题带来困难。由于历史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加上发展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日趋明显,这给大家记忆历史事件带来了方便。同学们可以将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等一系列知识进行一些联想,比如事件发生时世界上正经历着什么历史进程,各个大国中又发生着什么事影响了这个事件,本国内这一阶段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经过这样的联想,许多知识一下联系了起来,很多看起来复杂的东西一下会变得容易理解了,无论是年代还是有关事件的具体知识,记忆起来也会轻松许多。不仅在各本书之间,就仅对一本书而言,联想记忆也同样是很适用的。
  地理是所有文科科目中最具有理科性质的一个科目,因为地理有很多的计算题,但实际上难度远没有数学那么复杂,从本质来说,地理的计算题类型都是很单一的,反反复复就是算那么几种数据,比如地方时、经度等,计算的方法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在平时只需要多思考几道同类型的题,真正熟悉理解了,以后再遇到同一类的题绝不会有多大的困难,这样做也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而且效果很。同时,我觉得地理是文综三科里需要理解比较多的一科,尤其像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啊,洋流啊,城市的区位啊等等内容,如果没有理解的话,记忆起来会很伤脑筋的。只有自己不断看书思考,不懂就问,才能理解准确,记忆也才会深刻。
  政治除了需要熟悉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适当了解一些时事热点,这就要求大家不能完全埋头于书本,应该经常关注一下外面的世界。了解的途径也有很多,比如在休息的时候翻翻报纸,看看《新闻联播》,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可以交流交流对某些时事的看法,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对书本知识的运用,一句两得啊!
  有些同学可能会谈到如何在做题和看书之间分配时间的问题,我自己是赞成多看书少做题的。因为在文综考试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占了总分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也是最容易失分的一部分,如果在这部分失分太多,总分就很难再上去了。自己同时也得有一定的习题量,这对保持一个良好的应试状态几乎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同样,每次做完题后,都应该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自己可以对一对答案,看看答案的思路是怎样的,哪些自己答到了,哪些自己没有想到,这样能开阔自己的思路,在一些练习之后,自己就会有较好的答题感觉,非常有助于自己在考试时发挥。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一定要相互帮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仅对一个人有好处,对大家都有好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如果一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地提供帮助,就会共同提高。
  在学习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如果没有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一个人是不会有更大进步的。大家一定要相互帮助,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仅对一个人有好处,对大家都有好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如果一个同学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地提供帮助,就会共同提高。这种好的学习氛围也能促使班上的每一位同学积极向上,不会轻易松懈下来。我在平常的学习中经常会有很多的问题,也常会向同学们请教,我问到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认真地思考回答,令我很有感触。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感动,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自己感到温暖也很有动力。相信没有这样的班级,我也绝没有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学习之外有功夫
  参加适当的工作能够结识更多的朋友,还有不少有经验的学长,他们提供的经验对自己也会是很有帮助的哦。同时,和同学们在一起工作时能换脑子,也不失为一种放松自己的途径啊!
  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办法。高三的生活应该是很紧张的,除了上课得认真听讲外,课下的大量习题也是得很费精力去完成的,如果真要不停地连续学习,不仅身体吃不消,精神上也会承受不住的。在学校,大家可以利用下课的时间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很好地排解自己难受的感觉,大家相互的鼓励与劝慰能让你感受到班级的温暖,重新树立起信心。在家里,我习惯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听听歌,翻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还有到外面散散步也很不错啊,只要自己觉得心情舒畅一些,不再那么烦躁,目的就达到啦,重新回到书桌旁,你会发现自己精力又充沛了不少哦。
  在高三时,我担任班长的工作。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高三时担任一些工作会影响学习,的确,如果说工作不影响学习那可能不太现实吧,但我觉得一定的社会更加抓紧时间,注意力更加集中。参加适当的工作能够结合更多的朋友,还有不少有经验的学长,他们提供的经验对自己也会是很有帮助的哦。同时,和同学们在一起工作时能换换脑子,也不失为一种放松自己的途径啊!
  面对考场,态度决定一切
  相信大家也会有体会,经常在考试后,稍微经同学指点,一道自己在考试时觉得非常难的题目一下变得异样简单了,这时自己才会责问自己考试时怎么没有做出来啊。所以,考试时千万不要自乱阵脚,无论任何时候都得提醒自己保持镇静。
  我对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还是很重视的,但不是说把它们看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考试。在这几次考试中,总会暴露出自己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在这时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并不是说没有办法再弥补了,仔细想想出错是因为什么,暴露了自己对书上哪部分知识的不熟悉或者遗忘,就抓紧时间对那部分知识再重新回顾一下。这几次考试,难免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己可能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但千万不能泄气,不要总是看到现在的失误,看远一些,现在失误换来的是在高考中的不失误。如果在这时泄气的话,不仅会干扰到自己的复习,对应试状态也会有很大影响。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影响到自己的考试成绩,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岂不是白白付出,实在不划算啊!多一分自信和希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可能!
  在考场上,同学们只需要认真完成自己的题目,其他的事都不用再想啦,一心一意地去仔细完成它,只要自己能比别人更快地进入状态,你就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完全没有紧张的必要,先跳过去,等到最后再来解决它,我觉得信心在这时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坚信自己能解决它,很多试题其实都是纸老虎。相信大家也有体会,经常在考试后,稍微经同学指点,一道自己在考试时觉得非常难的题目一下变得异样简单了,这时自己才会责问自己考试时怎么没有做出来啊。所以,考试时千万不要自乱阵脚,无论任何时候都得提醒自己保持镇静。这样,超常发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啦。
  现在再回忆起高中的时光,那是一段能在艰辛中总能感到温暖的日子,因为总有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在默默地支持着你,帮助着你,这种真挚的感情,会令人感动,让人难以忘怀,我会把这段回忆永远好好地收藏。
  对于下一届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我想说,你们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而是一场对你们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检测,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只要自己曾经为此努力过,奋斗过,只要你们勇敢地从这段时光走了过来,你们就是成功的,因为你们要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这种难得的经历。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尤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信一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