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词语

成语 发布时间:2016-03-02 19:23
[摘要]秋天的词语关于一些写秋天的词语汇总 一、春去秋来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近义词】寒来暑往 二、雁过留声 【词目】雁过留声 【发音】 yn gu li shēng 【释义】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关于一些写秋天的词语汇总
 
一、春去秋来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近义词】寒来暑往
 
二、雁过留声
 
【词目】雁过留声
【发音】 yàn guò liú shēng
【释义】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三、天朗气清
 
朗:明朗。今义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四、五谷丰登
 
【成语】: 五谷丰登
【拼音】: 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五、落叶知秋
 
成语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成语举例:明·汤显祖《牡丹亭·淮泊》:“走孤寒落叶知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成语辨形:知,不能写作“智”。
 
六、临去秋波
 
【词目】临去秋波
【读音】lín qù qiū bō
【释义】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示例】清·李渔《窥词管见》:“盖主司之取舍,全定于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
七、秋高气和
 
【名称】:秋高气和【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近义词编辑
秋高气爽、秋高气肃
 
八、春秋鼎盛
 
【词目】 春秋鼎盛
【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解释】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人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九、盈盈秋水
 
成语解释: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成语举例:一般情况,几回断肠,只落得盈盈秋水泪汪汪。★明·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美女的眼睛
 
十、橙黄桔绿
 
【成语】:橙黄桔绿
【拼音】:chéng huáng jú lǜ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示例】:到了~的时候,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用法】:作定语;指秋季景物[1] 
 
十一、秋月寒江
 
成语:秋月寒江
拼音:qiū yuè hán jiāng
解释: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心地。
 
十二、霜气横秋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事例】看阵云截岸,~。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 ★金·折元礼《望海潮》词。
 
十三、林寒涧肃
 
〖注释〗寒:寒冷 肃:清冷
〖出处〗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词类活用〗寒:形容词作动词,清凉。
肃:形容词作动词,寂静。
 
十四、华星秋月
 
解释: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出处: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十五、天高云淡
 
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英译:The sky is high
 
十六、秋风萧瑟
 
萧瑟(xiāo sè)有两个意思
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
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
 
十七、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自】: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十八、秋风红叶
 
红叶残,秋风瘦 ”,属于诗词的比、兴方法.什么是比、兴呢?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这首词如果用现代文翻译就一点点味道也没啦!
红叶所剩无几,秋风萧飒,
宫墙边的柳条(落叶后稀疏的样子)像帘子一样.
情意不再来,感情上也留不住,
一生中的这个情结,是因为多少原因啊!
愁、愁、愁——(真是愁死了!)
水还是那样流,人还是那个人.
铜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晨曦已经透过窗棂.(这一句应该是金炉香尽晨曦透)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
我心中的感情好像荡然无存,因为过去的已经不再回来.
 
十九、秋色宜人
 
【释义】: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
2.、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出处】: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凄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 《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造句】:今年是暖冬,往年这会早就下雪了,而现在还是秋色宜人,到处都能看见漂亮的红叶。
 
二十、秋风落叶
 
拼 音: qiū fēng luò yè
释 义:原意是秋风扫尽了落叶;现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 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示 例:宋·洪迈的《夷坚乙志·齐先生》:“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二十一、天高气清
 
【拼音】tiān gāo qì qīng
【解释】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事例】白芷应节,~。岁功既皋,庶类收成。 ★《乐府诗集·唐五郊乐章·白帝商音》
【用法】作定语、分句;形容秋天。
【近义词】天高气爽、秋高气爽
 
二十二、北雁南飞
 
二十三、金风飒飒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同义 金风送爽
 
二十四、金桂飘香
 
种质名称:金桂飘香
种质外文名:Rosa"Duft Gold"
科名:蔷薇科
属名:蔷薇属
种名或亚种名:月季
来源地:德国
主要特性:优质、抗病
主要用途:观赏
气候带:温带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花朵约25枚瓣、高心卷边杯状,金黄色;花径11cm;气味芳香
具体用途:用于坛植、盆栽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扦插繁殖)
选育单位:德国Tantau培育
选育年份:1981
保存单位: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共享方式:资源交换
获得途径:现场获取
 
二十五、枫林尽染www.ctwxc.com
 
二十六、秋高气肃
 
【解释】: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自】:宋·张抡《醉落魄·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二十七、稻谷飘香
 
稻谷飘香是用来形容金秋时分庄稼成熟的丰收景象。“飘香”一词明显带有想象的成分,这里运用了超前夸张的修辞手法,融入了描写者对眼前美好景象的喜悦与赞美之情,因为“稻谷”的香味只有做成饭之后才会闻到。
 
二十八、硕果累累
 
【词形】abcc
【读音】shuò guǒ léi léi
【解释】(指积累很多)比喻巨大的成绩或者荣誉。(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英语】 Fruitful;made great achievements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注意】硕果累累,此处读léi。容易口语化,读成lěi;累累:连续成串。又如:累赘;在以下用于积累、连篇累牍、罪行累累等才读lěi。)
【近义词】收获颇丰 满载而归 成绩斐然
 
二十九、秋阳杲杲
 
杲杲:日出之容,明亮的样子.
秋阳:即为秋天的太阳.
 
所以通译起来就是:秋天的太阳很明亮.
 
三十、秋雨绵绵
 
秋天在我国文学意味上多带有悲凉肃杀色彩,自古逢秋悲寂寥.绵绵秋雨,表明肃杀的冬季就要来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就是秋瑾女士广为传诵的遗言.
 
三十一、秋风红叶
 
红叶残,秋风瘦 ”,属于诗词的比、兴方法.什么是比、兴呢?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这首词如果用现代文翻译就一点点味道也没啦!
红叶所剩无几,秋风萧飒,
宫墙边的柳条(落叶后稀疏的样子)像帘子一样.
情意不再来,感情上也留不住,
一生中的这个情结,是因为多少原因啊!
愁、愁、愁——(真是愁死了!)
水还是那样流,人还是那个人.
铜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晨曦已经透过窗棂.(这一句应该是金炉香尽晨曦透)
花开花落,春去春回,
我心中的感情好像荡然无存,因为过去的已经不再回来.
改、改、改——(从头做起吧)
但愿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三十二、金桂飘香
 
金桂呢,就是木樨,也就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
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了.
 
三十三、枫林尽染
 
三十四、秋风萧萧
 
秋风萧萧是连载的一部作品,作者是梦如风
 
三十五、秋风瑟瑟
 
瑟瑟 sèsè 
(1) [rustle]∶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shiver]∶形容颤抖 
就是秋风吹过~风声和树叶发出轻微的声音~
 
三十六、秋意深浓
 
就是秋天的气息重了呗!也就是那种秋天特有的凉意,秋天特有的落叶,等等特别的重.
 
三十七、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三十八、秋风过耳
 
【成语】秋风过耳
【释义】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
【年代】古代
【灯谜】吹落黄花遍地金
【英语】like an autumn breeze passing by the ear
【近义】无动于衷 如风过耳 过耳春风 马耳东风
【反义】洗耳恭听 侧耳细听 侧耳静听
 
三十九、望秋先零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四十、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四十一、秋月春花
 
词 目秋月春花
发 音qiū yuè chūn huā
释 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春花
秋月春花
出 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示 例~易老,赏心悦事难凭。(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出)
用 法作宾语、定语;泛指春秋美景
 
四十二、西风落叶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出自】: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示例】: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下长安,飞鸣镝。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
 
四十三、社燕秋鸿
 
【释义】: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出处】:宋·张先《西江月》词:“忆昔钱塘话别,十年社燕秋鸿。今朝忽遇暮云东,坐对旗亭说梦。” 【示例】:底事尘驱物役,空回首、~。功名已,萧骚短鬓,分付与青铜。 ★宋·吴潜《满庭芳》
 
四十四、琨玉秋霜
 
成语解释: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品性
成语结构:联合式
 
四十五、秋高马肥
 
[解释]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出自]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四十六、叶落知秋
 
叶落知秋
注音 yè luò zhī qiū
解释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 《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作“一叶知秋”。
 
四十七、秋月春风
 
秋月春风,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出于唐白居易《琵琶引》:“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四十八、秋行夏令
 
【名称】:秋行夏令
【拼音】:qiū xíng xià líng
【释疑】: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解释】: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出自】: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四十九、春生秋杀
 
[解释]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出自] 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
 
五十、千秋万代
 
【解释】: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出自】:《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五十一、西风残照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其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句勾勒出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深寓故国兴亡之感。很好的体现出了古诗的意境美,使人感受到一种无限丧乱的氛围。
【示例】:~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 ◎元·王恽《望歌风台》诗
【近义词】:西风斜阳
 
五十二、冰壶秋月
 
【解释】: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出自】: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示例】:愿中如~,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宋史·李侗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品德高尚
 
五十三、一日三秋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
 
五十四、春蛙秋蝉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出自】: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五十五、寒蝉凄切
 
【词目】 寒蝉凄切
【发音】 hán chán qī qiè
【释义】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或诗词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事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词
 
五十六、春兰秋菊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示例】: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时。 
◎鲁迅《偶成》诗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比喻各有特色和专长
 
五十七、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五十八、春华秋实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自】:《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示例】:~,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峻青《秋色赋》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五十九、春华秋实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自】:《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示例】:~,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峻青《秋色赋》
【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六十、春花秋月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自】: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示例】: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 
◎于漪《我与〈千家诗〉》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指春秋佳景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